更新:2024-08-31 15:59:44来源:名山百科网浏览 46
手机浏览
舜皇山,是我国唯一一座用帝皇命名的大山,主峰1882.4米,位于湖南新宁县的东南角。舜皇山原名红云山,因日出日落时遥远的天际红云翻滚,漫山遍野沐浴在亦真亦幻的红霞之中,而取名红云山。相传舜帝曾三次驾临此山而易名舜皇山。
第一次是舜帝年轻之时,因受后母及身边奸人的迫害,他被迫逃进越城岭一带的深山老林之中躲避,一路上孤苦无依,餐风露宿,阅尽人间冷暖,尝遍人世艰辛,行至红云山时,突遇暴风骤雨,只见两边山峰一道道瀑布像千丈白练从山顶直挂山底,狂泻而下,山顶上飞下来的碎石堆满了路面。舜帝极为惊秫!他有一种不祥的预感,自己遭遇山洪暴发了!山体滑坡已是不可避免。他的心顿时提到了嗓子眼上,赶紧朝山顶攀爬,好不容易爬到山顶,再回过头来,舜帝几乎瘫软下去,他发现洪水已经涨到了只离自己几米远的山腰,还隐隐传来呼救的叫喊,他定睛一看,不远处,一个小男孩挂在水中的树梢上,在洪水不断的冲击中危在旦夕。
情急之中舜帝四处无助地张望,竟然发现山顶停泊着一只金光闪闪的小船,舜帝急忙把船推入水中,冒着惊涛骇浪奋力划着小船救起了小男孩,小男孩告诉舜帝,当地有一条孽龙潜伏在深壑古洞之中,常常在此残害百姓,这样的山洪爆发之事常有发生,他住的小山村已被洪水淹没,村里许多人都在山洪暴发中失去了生命,如今以伤亡过半。听完小男孩的述说,舜帝心急如焚,立刻带上小男孩撑着小船回山村救人,经过一天一夜的抢救,终于把落水的百姓全都解救到安全的地方,劫后余生的山民纷纷下跪表示谢意。此次经历让舜帝再次看到了大自然的狂暴与野性,又一次真切地领教了什么叫做大自然,从而对大自然又增加了一份深深的敬畏感。
眼看百姓的苦难,生性善良的舜帝决心除妖。他手执宝剑,不分昼夜地守在恶龙藏身的洞口。一个太阳初升的早晨,恶龙又一次探出洞外,顿时天昏地暗,地动山摇,舜帝挥剑与恶龙展开了殊死搏斗,经过翻天覆地几个日夜的拼杀,并得天神相助,最终才除去孽龙。在搏斗中形成了如今的“三马、九坪、十八江”的战场遗迹。从此,这一方山水才恢复了往日的平静,人民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。
第二次是江南突发洪水之时。《山海经·海内经卷》对舜帝南巡的目的认为是视察水旱灾害而南巡,溯湘江,过长沙,跋涉苍梧。但鲜为人知的是这期间舜帝又一次来到红云山,舜帝第一次来到红云山时就遇山洪暴发,所以这次南巡时他最牵挂和担心的也是红云山,只是他第二次到来时却并不是他想象和担心的那样,红云山安然无恙,一切如常,水车石磨、古树老井、原始的手工作坊……依然是离开时的景象。山民吃的是野菜野果,穿的是兽皮草裙,住的是茅屋山洞。山民的思想极度愚昧无知,却也不失纯朴忠厚。生活还停留在原始的状态,看到红云山人的艰难困苦,舜帝的怜悯之心又一次泛滥,他决定留下来教化山民,指导农耕、养蚕、手纺麻线织布等等,教会群众许多生存的本领和生活方式,直到红云山有了很大的改观,他才放心离开。因此,舜帝南巡湖南,与红云山也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。对红云山人民的生产生活方式和思想的进步,都有着深远的影响。
第三次是舜帝暮年之时,舜帝在宫中回忆过往,再一次想起自己落难时的栖身之地——红云山,因想念这里淳朴的山民,怀念这一方美丽的山水,再一次怀着感恩之心而长期驻跸此地。在此游山玩水,打鱼狩猎,经历了一段极为逍遥自在的生活,留下了世间最为美好的佳话。后来他的双妃娥皇、女英也寻帝到此,当时舜帝恰好远游去了九凝山,并因病去世,双妃闻讯,悲伤不已,泪洒竹林,故形成了如今舜皇山24种竹类之一的斑竹。
后来人们为纪念这位为当地带来一片祥和与福祉的帝皇,在那个没有文字,也没有记事方法的年代,以口耳相传的方式传诵着舜帝的恩泽,但随着村里的老人越来越少了,后世的解释和讲述就会失去凭依甚至遗忘,为永远铭记舜帝对红云山所做的巨大贡献,和传承他的优秀品德,后来人们便将舜帝三次驾临之地——红云山改名为舜皇山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