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:2024-10-31 15:17:30来源:远山百科网浏览 167
手机浏览
山东省济南市佛慧山的详细介绍。
基本概况:
地理位置:佛慧山位于济南市历下区、市中区旅游路以南,金鸡岭景区以东,东临平顶山景区,南临蚰蜒山景区,是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之一。
名称由来:因唐朝开元年间建有“佛慧寺”而得名,又因山上雕有巨佛,古时又称大佛山;明万历年间,济南知府平康裕在山上建巨大石柱,像橛子,俗称为“橛山”,还因像支笔,雅称“文笔峰”或“文壁峰”。
山体规模:面积约2平方公里,主峰海拔460余米,是济南市区最高峰。
景区定位:是一个免费的山体公园,也是大千佛山风景区的核心景区之一,2020年7月成为大千佛山风景名胜区的一部分。
自然景观:
山势地貌:山势峭拔,巨石危立,涧谷萦回,登临山顶可俯瞰泉城全貌,鳞次栉比的城市楼宇、透澈如镜的明湖、九曲蜿蜒的黄河以及“齐烟九点”的秀姿尽收眼底。
山林植被:林木葱郁,植物种类众多,山林覆盖率高达85%以上,景区累计完成生态恢复面积10.8万平方米,栽植大规格特选乔木108棵、各类乔灌木百余种6000余株,新增绿地面积9.3万平方米,绿化覆盖率达86%。
名泉分布:有甘露泉、长生泉等名泉。甘露泉位列济南七十二名泉,泉上有一方石刻,字迹不很清晰,据说是李清照父亲李格非题写。
人文景观:
大佛头:山峰北侧壁上有一巨大佛龛,1924年落成,高约9米,中间券拱门,额书“大雄宝殿”四字,为清末御史、济南书法家张英麟手笔。龛内正面是北宋景佑二年(1035年)依山始镌,翌年凿竣的佛像一尊,此佛像高7.8米,宽4米,雄伟壮观,法相庄严,因仅刻胸肩以上,俗称“大佛头”。
开元寺遗址:建于唐朝开元年间,原名“佛慧寺”,明初,济南城内开元寺被官府占用,僧众徙居于此,遂改称“开元寺”。寺三面环山,松柏笼罩,藤萝垂蔓,异常清幽,原有正殿五间,东西配殿各三间,宋代丁香数株,殿后北壁上,凿有上下石室多间,昔日儒生多于此读书。
摩崖佛雕:开元寺院遗址周围的峭壁上刻满了隋唐摩崖佛雕造像,大小数百尊,有的已残缺不全,南边石崖上有一尊高大的金身如来保存完好,盘腿打坐。
黄石崖造像:开凿于北魏时期,前后历经十七年,距今近1500年,是山东省存留最早的佛教摩崖石刻造像群,造像主要集中在一天然溶洞内和洞口两侧的悬崖上,全长40余米,洞内雕凿佛、菩萨和飞天等二十余尊,或站或坐,高约人许,造像生动,栩栩如生。
历史文化:
历史沿革:隋朝时期佛家便涉足于此,唐代开元年间建“佛慧寺”,北宋景佑年间重修,明初济南城内开元寺被官府占用,僧众徙并于此寺,遂改称“开元寺”,佛慧山秋日满山丹树黄花,重阳节期间,历代文人常于此登高赏菊吟眺,“佛山赏菊”为旧时济南八景之一。
题刻诗文:周围的石壁上有“山高水长”“自有灵严”“逍遥游”等榜书大字,以及众多唐宋以来各代题刻,这些题刻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历史文化价值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