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:2024-10-31 15:15:15来源:远山网浏览 223
手机浏览
衡山位于湖南省中部的衡阳市南岳区,是中华传统文化中“五岳”之一的“南岳”,以下是关于衡山的详细介绍。
自然概况:
地质地貌:整体地貌特点为峰林状花岗岩断块,是湖南中部丘陵盆地中耸立的一座孤山。受侏罗纪燕山运动影响,形成花岗岩断裂构造,又组成峰林状的垒形中山地貌,群峰突起,整体似梭状穹形。此外,衡山自上而下分为四级阶梯,整体地势由祝融峰向四周倾斜,地表还形成了沟谷、岩洞和石蛋等。
气候特征:属亚热带山地季风气候,垂直高差大导致气候垂直分异明显,山顶与山麓温差较大,山顶年均气温11.3摄氏度,山脚年均气温17.5摄氏度。全年降雨丰富,空气湿度大,雾日多,年平均可达252天,是长江流域四大“雾山”之一,冬季山顶寒冷,降雪较多,积雪时间长。
水文状况:形成以衡山山体为中心的梭形放射状水系,是湘江水系的组成部分,沿山谷分别向东西方向流出,山脚由东至南往西为湘江环绕,保护区内有62条溪流流入湘江,区域内还有龙池、黑沙潭、石涧潭、华严湖、福寿湖等池潭、湖泊。
生物多样性:截至2015年,衡山保护区有植物2000余种,其中国家一级保护植物有银杏、伯乐树、南方红豆杉等3种,二级保护植物有香果树、闽楠、金钱松等13种,古树共有4816株。衡山保护区的野生动物有2119种,其中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有云豹、林麝、黄腹角雉3种,二级保护动物有穿山甲、大灵猫、小灵猫等33种。
主要山峰:
祝融峰:是南岳衡山最高峰,海拔1300.2米,“祝融峰之高”为南岳风光“四绝”之首,因纪念火神祝融氏而命名,峰上有祝融殿、望日台、望乡台、望月坛等景观。
天柱峰:海拔1061米,位于南岳区延寿村境内,其上有两个峰顶,形如双柱插天,《九域志》记载其为“名山三百六十有八柱,此为第六柱也”,峰顶有八角垂檐亭阁,可用于观火警。
紫盖峰:海拔1029米,《舆地纪胜》中有“在南岳,有紫霞笼罩之状,其形如盖”的记载,南岳诸峰都朝于祝融峰,只有紫盖峰面南挺立,其下有水帘洞风景区。
回雁峰:海拔96.8米,居南岳七十二峰之首,是从南到北的首峰。关于其命名,一说是北雁南飞至此气温适宜不再南飞而北归,另一说是山形似雁呈张翼回翔之态,千年古刹雁峰寺座落于此,已有1500年历史。
历史文化:
历史沿革:早在夏商时期,舜帝就曾巡视南岳衡山,周朝时开始出现祭祀、参拜建筑,秦朝时山顶已有祝融祠,山下有名堂等建筑。汉代时朝廷将南岳改封为安徽霍山,衡山失去岳名,隋朝开皇九年重新诏定衡山为南岳,此后南岳地位一直延续。唐宋元明清等朝代均非常重视对衡山的祭祀,衡山也逐渐形成旅游地的格局和功能。
宗教文化:衡山是中国著名的道教、佛教圣地,环山有寺、庙、庵、观200多处。道教“三十六洞天,七十二福地”,有四处位于衡山之中,佛祖释迦牟尼两颗真身舍利子藏于衡山南台寺金刚舍利塔中。
建筑文化:南岳大庙是衡山建筑文化的杰出代表,位于南岳古镇北侧,赤帝峰下,是中国南方地区规模最大的庙宇建筑群,也是国家祭祀、民间朝圣的重要场所。其平面布局采用九进制,由南至北依次为棂星门、奎星门、正南门、御碑亭、嘉应门、御书楼、正殿、寝宫、北后门等九进,占地面积达12万平方米,东西两面各有八个道宫、八个佛寺,构成佛道两教共融一庙的独特宗教文化景观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