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:2025-08-01 09:42:07来源:远山网浏览 157
手机浏览
五台山因其五座海拔较高、顶部平坦如台的山峰而得名,这一名称既有地理特征依据,又融合了佛教文化内涵。
一、名称由来
地理特征溯源。
五台山的核心地貌特征为五座台顶平坦的山峰:
东台望海峰(2795米)。
南台锦绣峰(2485米)。
西台挂月峰(2773米)。
北台叶斗峰(3061米,华北最高峰)。
中台翠岩峰(2894米)。
《名山志》记载“五峰耸立,高出云表,山顶无林木,有如垒土之台”,故得名“五台”。
二、佛教文化融合
自东汉佛教传入后,五台山成为文殊菩萨道场,五座台顶分别供奉文殊菩萨不同化身(如聪明文殊、智慧文殊),强化了“五台”的宗教象征意义。
综合信息:
地理位置:山西省忻州市,太行山系北端,规划面积607平方公里,辖436平方公里。
历史发展:
北魏时期开始普遍使用“五台山”名称。
2009年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,2007年获评国家AAAAA级景区。
别称渊源:因气候凉爽又名“清凉山”,佛教经典《华严经》中早有相关记载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