更新:2024-10-23 10:45:06来源:名山百科网浏览 252
手机浏览
山东省济南市五峰山的详细介绍。
基本概况:
地理位置:五峰山位于济南市长清县城东南15.5千米的五峰山镇境内,属泰山山系的济南南部山区,南接泰山,西望黄河,东与104国道、京福高速公路和京沪铁路相连。
名字由来:因有聚仙峰、望仙峰、会仙峰、志仙峰、群仙峰五峰并列而得名,又因五座山峰略呈半圆形挨肩排列,恰似五姐妹环抱,故也被形容为娟丽多姿的五姐妹。
气候特征:属于暖温带大陆性半湿润季风气候,气候温和,四季分明,无霜期215天,年平均气温13.7摄氏度。
景区荣誉:1987年被列入“世界遗产”名单,属泰山遗产区;1993年被批准建设为省级森林公园;1979年,古建筑群被评为济南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;2001年被评为国家AAA级旅游风景区。
自然景观:
山形地貌:五峰山山岭起伏,沟壑纵横,五座山峰呈半圆形排列,从西向东依次为聚仙(也称迎仙)、望仙、会仙、志仙、群仙峰。群仙峰最为峭拔突兀,峰顶孤悬天半略呈方形,又名仙人台,只有一线狭路可以攀登。
水文景观:是北大沙河、南大沙河、玉符河的源头地带,其中南大沙河的东支流发源于五峰山附近。景区内的清泠泉是济南七十二名泉之一,泉水从岩壁上石雕龙口中流出,跌落在石头砌成的方池中,喷珠散玉,溅起阵阵涟漪。
生物景观:植被覆盖率达93.4%,有维管束植物116科423属874种,包括银杏、紫椴等国家保护植物。同时,还有哺乳类、两栖类、鸟类等多种动物,如黄鼬、狗獾、苍鹰、雀鹰等。
历史文化:
道教文化:五峰山是著名的道教圣地,道观属全真教龙门派的发祥地,“北七真”中的邱处机、郝大通、刘长生三位真人曾来此弘道。北宋时,五峰山列道教名山第九位,明朝时列第十二位。洞真观古建筑群曾4次受到皇帝敕封,金大定二年被礼部敕名为“万寿院”;金宣宗贞佑年间,敕封洞真观;元代又被封为“护国神虚宫”;明万历二十二年,神宗朱翊钧派全真道士周玄真颂发《道藏》金经480函,后又敕封为“保国隆寿宫”。
历史沿革:五峰山在秦朝时就被开发,东魏时期至隋朝,在聚仙峰西侧峭壁上刻凿修建有莲花洞石造像。金朝时期开始修建道院,后称“洞真观”。明万历年间,明神宗特命全真道士周玄真重修洞真观,修建规模空前。
人文景观:
洞真观古建筑群:位于五峰山东侧的志仙峰下,主要由洞真观、三元殿、真武庙、玉皇殿、三清殿、九莲殿、吕祖庙等组成,是五峰山的核心景点之一,建筑风格古朴典雅,具有较高的历史和艺术价值。
莲花洞石窟造像:位于五峰山的西部,是东魏至隋朝时期的佛教艺术珍品,现存有洞左边东魏武定五年、北齐乾明元年的造像题名,造像雕刻精美,线条流畅,展现了当时高超的雕刻技艺。
元都观:与洞真观古建筑群相邻,是五峰山道教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,观内保存着一些古老的建筑和文物,对于研究道教历史和文化具有重要意义。
青崖寨:位于五峰山东部,是一处历史悠久的山寨遗址,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城墙、寨门等建筑遗迹,具有一定的历史和军事研究价值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