元朝名瓮山。因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。山前有湖名瓮山泊。
万寿山位于北京市海淀区,属于燕山余脉,海拔108.94米,前临昆明湖。万寿山的建筑群依山而筑,以八面三层四重檐的佛香阁为中心,形成了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,包括排云殿、德辉殿、智慧海等建筑。万寿山的南坡濒临昆明湖,湖山联属,构成一个极其开朗的自然环境,湖、山、岛、堤及其上的建筑配合着园外的借景,形成一幅连续展开的风景画卷。
万寿山为燕山余脉,高58.59米,海拔108.94米,前临昆明湖。明弘治七年(1494)孝宗的乳母助圣夫人罗氏在山前建园静寺,清初,曾作宫廷养马的草料场。乾隆十五年(1750)为庆祝皇太后六十寿辰于园静寺旧址建大报恩延寿寺。次年将山改名为万寿山。并将开拓昆明湖的土方按照原布局的需要堆放在山上,使东西两坡舒缓而对称,成为全园的主体。建筑群依山而筑,现存的是英法联军烧毁后慈禧重新建造的。从山脚的“云辉玉宇”牌楼,经排云门,二宫门,排云殿,德辉殿,佛香阁,直至山顶的智慧海,形成一条层层上升的中轴线。
今之万寿山,元朝名瓮山。传说有一位老人在山上掘出一装满宝物的石瓮而得名。山前有湖名瓮山泊。公元1292年(元朝至元二十九年),科学家郭守敬开挖通慧河,将昌平及西山一带泉水汇引湖内,注入宫墙,接济漕运,瓮山泊始成为调济京城用水的蓄水库。由此至明,环湖先后建有多座颇具影响的寺观,其中尤以湖西北岸的“大承天护圣寺”规模最大。万寿山楼宇恢弘,汉白玉钓台延入湖中,元朝皇帝常至此泛舟游幸,捕鱼垂钓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