据湖南民俗学家阳国胜考证,湖南“雪峰山”地名约定俗成并载入史册不超过百年。此之前至宋代叫“梅山”,“梅山”之前叫“楚山”,“楚山”之前叫“会稽山”,“会稽山”之前与武陵山合称“昆仑山”——现代“昆仑山”与古之“昆仑山”的概念是不同的。
雪峰山,湖南省东西两部不同自然景观及沅江和资水之间的分水岭。位于省境中部偏西,中国第二级地势阶梯的南段转折带,云贵高原东坡过渡到江南丘陵的东侧边幅;是较独特的地理单元。雪峰山属“原始江南古陆”的西南段,呈一向北西突出的弧形构造。广泛分布前震旦系冷家溪群、板溪群一套由浅变质的板岩、变质砂岩及千枚岩组成的地层,震旦系变质碎屑岩亦发育良好,早古生代寒武—志留系的板岩、灰岩、细砂岩等组成的地层间有出露。
雪峰山位于湖南省西南部到中部,从邵阳市绥宁县城到洞庭湖南岸的赫山区,长350千米、宽80-120千米,是湖南境内延伸最长的大山,是中国地理三级台阶里第2级向第3级过渡的标志性大山。古书称之梅山,资水把它分段,南段古称雪峰山,是整个大山的高峰所在,而且抗日战争最后的大战雪峰山会战很知名,此后雪峰山之名在中国地理学界取代广义梅山之名(但民间习惯还是称南段为雪峰山、北段为梅山)。
雪峰山是西南-东北走向,西南起于邵阳绥宁县城的巫水北岸、西北到怀化北部的沅陵县,北到常德南部,东北到益阳县,东南到长沙宁乡县,这是《宋史·梅山蛮传》所载广义梅山的大体范围。
南段山势高峻;北段宽广低缓,高山带主要在益阳安化县(狭义梅山的中心地带),渐降为丘陵向外展延。主峰苏宝顶,海拔1934米,位于怀化洪江市与邵阳洞口县之间;次高峰白马山在邵阳隆回县,海拔1781米。植被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及各种杉木为主,垂直分异明显。
一批风景区:主峰苏宝顶。柘溪水库带,茶马古道,梅山龙宫,佛教名胜大沩山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