根据长白山江岗志略记载,清末秀才刘建封在1908年踏查长白山时,因华盖峰“顶尖如鹰嘴,倾向天池”的特征将其命名为鹰嘴峰,该名称被纳入长白山十六峰原始命名体系。其地理特征与命名逻辑呼应了长白山“因形赋名”的传统,成为印证古人地理观测准确性的重要案例。
鹰嘴峰是长白山十六峰中华盖峰的别称,得名于其峰顶形似鹰喙的特殊地貌特征。
据1908年刘建封《长白山江岗志略》记载,该峰因“顶尖如鹰嘴倾向天池”而得名,该命名体系在1958年后因天文峰别称的兴起产生争议。
作为天池东侧最高峰(海拔2670米),其峰顶由黄色浮石构成,保留着避风石、女真祭台等历史遗存,云雾常绕的山体特征与民间传说形成互文,成为长白山文化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。
作为长白山第三高峰,鹰嘴峰具有以下显著特征:
峰顶由黄色火山浮石构成,岩石风化物形成独特的鹰喙状突崖。
北坡地势陡峭,是俯瞰天池水域的最佳观测点。
受地形抬升影响,常出现五色云雾环绕峰顶的气象奇观。
峰底天池畔现存三处重要遗迹:
避风石:高3米的天然石柱,可抵御八级山风。
女真祭台:金代女真人祭祀长白山的石构遗址。
钓鳌台:清代文人观景题刻的临水石台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