剑门山

Jian Men Shan

古代时,剑门山称为大剑山。大剑山“剑门”,因其山势巍峨,道路险峻,素以“天下雄关”著称。剑门山,分大剑山和小剑山。两山紧密相连,东临嘉陵江,西接五指山(江油市境内),绵亘一百多里,北面全是千仞峭壁,如刀削斧劈;南面山峰林立。

2024-03-20 14:43:40 浏览489
剑门山

基本归属

中文名
剑门山
别名
大剑山
英文名
Kemunsan
所属山系
龙门山支脉
主峰
大剑山
海拔
1178米
气候
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
地理位置
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境

剑门山的相关介绍

剑门山,古称大剑山,位于四川省剑阁县北部,属龙门山支脉,呈北东-南西走向,绵延70公里,主峰大剑山海拔1178米,东临嘉陵江,西接五指山。山体由白垩系砾岩构成单面山地貌,北坡坡度近90度,形成断崖绝壁,南坡相对平缓,分大剑山、小剑山两部分,发育城墙式砾岩断崖丹霞景观,呈现“剑门七十二峰”地貌奇观。

该山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,年平均气温15.4℃,年降水量1039.4毫米,垂直气候差异显著,降水呈陡峭单峰型分布。境内有西河、闻溪河、剑溪等河流注入嘉陵江水系,植被以柏、松等针叶林为主,拥有剑阁柏等特有树种。山区蕴藏天然气、膨润土等矿产资源。

三国时期诸葛亮在此垒石设关,形成“两崖对峙如门”的剑门关隘口,现存姜维城、古关楼等遗迹。唐代起成为川陕交通咽喉,现存川陕公路经此。山区留存古柏7778株,其中“剑阁柏”树龄约2300年,纳入《广元市剑门蜀道保护条例》专项保护。剑门关现为国家5A级景区,涵盖古道、古柏及丹霞地貌景观。

剑门山的地理环境

剑门山是四川名山,历史上著名险关,剑门蜀道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。位于四川盆地西北部剑阁县境,山脉作北东-南西向延伸,长70公里,最高峰1178米。

剑门山全山可分为大剑山和小剑山两部分,前者又称梁山,后者在大剑山西南,故有“一山两断状若门,秦蜀相通道由此”之说。山体主要由白垩系坚硬砾岩构成,经褶皱上升后形成单面山,北陡南缓,经后期侵蚀风化,山峰突兀而起,峰峰如箭,其中以剑门七十二峰最著名。

小剑门在剑阁城北30公里处,峭壁中断,两崖相对如门,宽仅20米,犹如刀劈斧砍,故名剑门,又因山势巍峨,道路险峻,故有“剑门天下雄”之称,历史上为兵家必争之地。现为川陕公路要隘。

相关图片大全
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
相关文章

远山百科网>
名山百科>
剑门山百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