泸山,位于西昌城南、邛海西岸,距城中心6.5公里处。属螺髻山西北的一个分支。东临邛海,西濒妥宁河,北近西昌城,南依螺髻山。主脉南北走向,有西和西北两个分支,都是小山峰,主要有窑山、马鞍山、尖顶山等。主峰纱帽顶,海拔2317米。山体面积65.9平方公里。
螺髻山,北起于西昌邛海之南,主要位于普格县、德昌县交界,南接宁南、会理两县交界的鲁南山,长50余公里,主要岭峰由北至南有:摆摆顶山4182米,螺髻山4358米(在北),螺髻山3816米(在南),大火山3959米。
螺髻山位于西昌城南30公里处,是西昌、德昌、普格三市县的结合部。南北长约70公里,东西宽约35公里,总面积约为2450平方公里的冰川创蚀高山。主峰在普格县境的边俄额哈,海拔4354.2米。东临普格县则木河断裂谷地,西濒安宁河断裂河谷,南抵会理、宁南、会东的鲁南山,北止于邛海南岸的大箐梁子。
市境所属山体,沿山脊东北与普格连界,西濒安宁河,南连德昌县银鹿乡,南北长约30公里,东西宽约16公里,面积约480平方公里,最高处阿直祖得,海拔4182米。山间有大箐、洛古波、西溪、黄水乡和黄联关镇的居民居住。
螺髻山,位于普格西部,南北走向,长达170余里。北起西昌县,毗联泸山、邛海,南段进入宁南。
山体东、西两坡联结普格和德昌。螺髻山巍峨雄伟,群峰迭起,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峰40余座,主峰也俄额哈标高4359米。
螺髻山小相岭山脉之延伸,绵亘于西昌、德昌、普格三县(市)边缘,南北总长170余里。山脊多在海拔3500米以上,主峰埃俄额哈海拔4359米。南支界分德昌、普格两县,北支属西昌县。本县实辖其西坡,面积864.36平方公里,含11个东西走向的分支山体,由此形成多面南、北、西坡和深谷。从山脊到河谷平均比降217m/km,最大比降达459.4m/km,南部较北部为陡。
民国《西昌县志·地理志》记螺髻山“为县境中南部特起之高山,支脉分向各方,惟南北二支最长。南支至落腰沟,一跌复起,过万担坪山崖,有白头山、轿顶山,到双白头一束入会理为玉虚山,为会理诸山之祖。北支经西溪摆摆顶,跌转为云雾山,又转为小螺髻山、泸山、尧山,抵安宁河东岸而止。主干即大螺髻山,在安宁河与大箐河之间。”
螺髻山地跨四川省凉山州西昌市、普格县、德昌县,南北延绵近百千米,因形状酷似古代少女青螺型的发髻,故名“螺髻山”。
螺髻山主峰海拔4354.2米(2023年公布),不仅有一连串美丽的高山海子,更以漫山遍野30余种野生杜鹃而出名。每年5月份,是去螺髻山赏杜鹃的好季节。
此外,螺髻山还是保存完整的“第四纪古冰川”博物馆,遍布冰斗、冰川刻槽等遗迹。
山地岩层主要为震旦系砂岩、砾岩、灰岩、凝灰质砂岩、澄江砂岩和煤系地层。山上有大片原始森林植被,生态完好。有典型冰川遗迹;有攀枝花、苏铁、西康玉兰、棕背杜鹃等珍稀植物和宝珠茶花、兰、蕙等稀世珍种观赏植物,生活着羚羊、獐、小熊猫、豹等60余种哺乳类动物和红脚红嘴贝母鸡、雉等252种鸟类及羌活鱼等29种两栖类爬行动物;有香菇、木耳、松茸等食用蕈类;有虫草、贝母、杜仲、党参等中药材;有金、银、铜、铅、白云石等矿藏。是资源丰富,具有科研、旅游价值的山区,已被列为四川省风景保护区。
特别声明:远山百科网所有图文内容仅供网友参考与学习,本网不对以上内容信息真实性、准确性、合法性负责。
相关文章